客服QQ:81620600丨新闻发布QQ:396082688
当前位置: 主页 > 新闻 > 财经动态 > 正文

优酷副总裁干超:我努力去看见一百步之外的风景

华中企业新闻网  2019-04-07 20:55  网站编辑

上海纪实频道原总监、真实传媒原总经理、云集将来原董事长干超加盟优酷担任副总裁,虽然是前不久的事情,但他对新媒体与纪录片如何“化反”的思考,却已有不短的时间。

此次加盟优酷,干超负责泛文娱内容中心,包含纪实、文化等。同行们期待一直对纪录片保持着极大热情的他,为中国纪录片的产业途径或纪录片的新生态发挥更大的能量。

日前干超接受采访,以下为采访实录。

将来纪录片的变化,很可能就是观众体验的变化

我们没法在重复自己中获得进步,也不能预见遥远的未来。我努力去看见一百步之外的风景,到了一百步,再看见下一百步。

纪录片追求的是永恒不变的东西,因此它所依托的产业要走在永恒求变的路上。

纪录片的所谓年轻化,和互联网平台的性质密不可分。

“真实”是被这个时代的用户强烈需求的价值。互联网端的“真实感”,是在用户获得与反馈的过程之间建立的,这和电视是不同的。因此,我觉得会诞生真正属于互联网的交互形态的纪录片。

但目前我们看到的大多数在互联网播出的纪录片,实际上在电视上也完全能播出,互联网的特性在纪录片创作中多少被屏蔽了。

我们要了解互联网的技术手段,以及5G到来后,它们提供了很多新的想象空间,包括纪实内容的各种可能性;另外一个是内容的传播和到达效率,实际上是基于观察变动的社会环境中的用户需求。人们想要什么,这是欲望的问题;而人们需要什么,这可能是他内心都没有觉察的一些东西。

一部好的纪录片,直面社会最迫切的命题,或触碰人们内心最柔软的地方。

比如说我注意到,有一款游戏在年轻人,特别是女生中间特别火爆,叫“旅行青蛙”。这对我来说有点费解,因为女生一般是不会喜欢青蛙这样一个东西,而且这个游戏内容简单,界面设计也并不炫酷。

后来我想,这说明当代年轻人还是孤独的。第一,需要一个忠实的伙伴陪伴,我知道它即使走了也会回来。第二,想去远方,但不能去,希望青蛙去各种地方,成为我的寄托和化身。第三,它还会给我寄私人定制的明信片。旅行青蛙就像是年轻人孤独的一个解药——陪伴。

那么今天我们做纪录片,能不能学习一下游戏设计者,也站到用户需求的角度去思考一下问题呢?

国外有个经典的纪实娱乐节目叫《老大哥》,也有一个“慢电视”,直播一艘游轮穿越挪威海峡,连播3天。它们都特别有当代性,几乎可以成为社会学研究的案例。那么中国纪录片人的当代表达语态是怎样的呢?

我们还可以从跨界经验上获得启发。比如说上海最近很火的沉浸式戏剧SleepNoMore,它的故事其实就是《麦克白》的翻版。但它特别的地方,是为这个戏重新装修了五层楼的房子,观众可以跟着戏中任何一个演员,去到不同地方看到这个戏的局部。

卖力的观众会上上下下跑,热衷于把整个戏都梳理出来。像我这样比较懒的观众,就会随意找一位演员跟着跑,看不懂也没关系,就当欣赏一个热闹的歌舞剧。这就彻底颠覆了传统戏剧的观看方法。

如果我在传统剧院看《麦克白》的话,只能跟着剧情从头看到底,没有选择。但在当代表达中,你可以只看片段,却仍然得到享受。

所以我猜测,将来内容形态的变化,某种意义上就是观众体验的变化。

我们理解的纪录片形态,其实可以更开放!

有人问我一个问题,慢综艺和快综艺的区别是什么?

我说得不一定对,毕竟我不是做综艺的。我感觉快综艺的本质是游戏,关键元素是规则、任务、背叛等。而慢综艺,它的本质是生活,关键词是真实的、目睹的、相关的,换句话说,不就有点像纪录片嘛。

现在纪录片相对来说还是小众的,但纪录片的外延正在不断扩大。纪录片团队为什么不能做综艺?为什么不能参与革新当下的内容形态?我觉得纪录片人还是应该有这个勇气。

我们说纪录片小众,但能说“真实”是小众需求吗?纪实和新闻结合就是直播,纪实和娱乐结合就是纪实真人秀,纪实和院线结合就是纪录电影,纪实和新媒体结合就是“一条”这样的纪实PGC短视频,纪实和广告结合就是传播价值观的高端的商业广告。

这个时代的人们需要真情实感,需要原创的、高品质的、真实的内容。“真实”可以成为影视内容产业的一个底色。

新媒体能为纪录片做什么?

广州纪录片节当评委期间,有很多年轻的纪录片导演让我印象深刻,有些新导演第一次拍纪录片就到了很高的高度。过去青年影像,常常是技术能力上升了,但是内容表达跟不上,但现在他们的内在也跟上了。他们拍摄的主题不仅只是非遗、人类学的题材了,他们变得更加敏感,更加自信,拥有更大的空间,他们拍摄自己的家庭,也拍摄更辽阔纵深的社会。

这些年轻导演在技术功底上是好的,电影化语言运用是好的,看了很多国际作品,所以他们的国际表达没有障碍,但反过来,他们对中国的主题,对我们自己这片土地发生的故事充满热情,我觉得在这样的条件下没有可能不成功。

天才可以带来惊喜,但不能带来健康成熟的产业。产业要建立标准、分工,要靠几代工作者不断去推动,要靠上中下游的打通融合,在各个端口兑现价值。

新媒体丰富了产业的分工,但它不仅仅意味着多了一个平台、多了一些资金,新媒体提供的是革命性的文化产品价值释放的方式,再加上它的资金、数据、技术,这就给纪录片产业创造了新的机遇。

教育产业为什么不能和纪录片打通?纪录片本身就是知识文化的载体。纪录片为什么不能和旅游产业打通?为什么不能和线下体验打通?

对出品方而言,目前纪录片更多在B端产生价值,比如广告和平台发行。我理想当中的纪录片——我希望看到每一个人的面孔,纪录片可以走到每一个用户那里创造价值。

新媒体是纪实内容创新的重要源头。它不是开一个个小店,而是要做一个大的生态平台,一定是开放性的。

所有的纪录片创作者,都可以成为这个生态的一部分。体制内有大量的我们称为“手艺人”的优秀纪录片导演,社会公司里有非常多的优秀导演,中国的独立纪录片人更是非常了不起。新媒体可以动员、催化这些力量,帮助他们实现自己价值。就像阿里巴巴提出的,“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纪录片,我觉得这是我们优酷应该做的事情。

新媒体让纪录片在消费领域打通产业链,可以把这个行业变得更加健康。归根到底,纪录片不能等待慈善家,那样是没有希望的。纪录片的尊严,来自人格独立,也来自经济独立。(来源:广电独家)

来源:云企网-华中企业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