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QQ:81620600丨新闻发布QQ:396082688
当前位置: 主页 > 新闻 > 要闻 > 正文

“天下苦4S店久矣!” 金融服务费之殇

华中企业新闻网  2019-05-09 18:13  网站编辑

撰文|一鹅财经 Faulkner

“天下苦4S店久矣!”
    类似的感慨最近席卷了大半个自媒体江湖。相信很多人对此也感同身受,尤其在西安利之星事件引发全民激愤、金融服务费遭到大众口诛笔伐之时。
    一鹅财经想到一部电影,科恩兄弟1996年拿下奥斯卡最佳原创剧本奖的《冰血暴》。在这部根据真实事件改编的电影里,主人公杰瑞是车行的一名汽车销售经理,他一方面打着防锈处理的幌子敲诈购车客户,另一方面又伪造资产信息试图从银行骗贷。随着贪欲膨胀,杰瑞导演了一出绑架妻子、敲诈岳父的闹剧,最终引发连环血案。
    如果将“防锈处理费”对应今天的各类精品费、选装费、保险费、装饰费、金融服务费,就会发现汽车销售行业从来就不缺少猫腻。电影告诉我们:任何细微的恶如果不加以约束,都可能演变为滔天之罪。
    一家4S店有猫腻不可怕,可怕的是整个行业全都认同这种猫腻。假如任由灰色经济自由生长并逐渐合理化,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如何得到保障?汽车销售行业怎么健康发展?

    纵观此次的西安利之星事件,4S店的销售套路大致如此:先是以低价揽客,然后以利相诱力劝贷款购车,再将上牌费、内饰费、金融服务费等计入总价来个“打包销售”。这是一道颇为诡异的数学题——如果单拿出任何一项费用,都比客户自己办理更贵,但加上打折力度,总价竟然比全款裸车的所谓“透明价”还便宜点。
    有人在精打细算之后,认为这种模式有时候确实划算一些。正如一些销售人员说的那样,“这个东西(金融服务费)是整个汽车行业都会有的东西,其实非常简单,你车子价格的优惠力度过大,就会通过金融服务费来保证提高车子的价格。”
可问题是,把消费者耍得团团转真的好么?
    据媒体报道,青岛一位宝马车主投诉称,今年3月与经销商谈的车价为35万多,但在未被提前告知的情况下,提车时突然又加了8800元精品费及7000元选装费。
    武汉车主李女士更为恼火。2017年5月,李女士在汉阳龙阳大道的武汉星隆汽车购买奔驰时也被收取了一笔1.4万块的“服务费”。根据购车合同,“服务费”分为两部分:1万块为代办服务费,4千块钱是上牌服务费。但问题是,当初车辆的上牌手续是李女士自己亲自去办的,只花了125块,这个高出32倍的“上牌服务费”从哪冒出来?而1万块的代办服务费又包括什么服务?
    按照百度百科的定义,金融服务是指金融机构运用货币交易手段融通有价物品,向金融活动参与者和顾客提供的共同受益、获得满足的活动。而在4S店的实际操作中,所谓的“金融服务”不过是帮客户录一下贷款资料然后提交上去。更何况,4S店有金融牌照吗?

    “一般按照贷款总额的3%收取,也就是说,如果客户贷款20万买车,就需要交纳大约6000元的服务费。有些店的收费标准会有轻微差别,大约集中在2%到4%的区间。为了让客户办理贷款,不少经销店甚至给出了赠送礼物、赠送保养等承诺。”武汉某4S店一名销售人员称。
    据一鹅财经了解,在汽车销售业内流传着一个说法:“全款、不买保险倒扣500元”。也就是说,销售员在销售汽车时,强行引导顾客分期付款、购买搭售的商业保险,是其绩效考核的重要指标。如果顾客拒绝分期付款或购买保险,部分车商会提价出售甚至拒售。
    在这种心照不宣的潜规则指引下,“金融服务费”一收就是十多年。
    一鹅财经也听过一些和事佬的论调。譬如身边一位朋友就说:“收金融服务费不开发票的确涉嫌偷税漏税,不过也是可以接受的。这和去餐馆吃饭不开发票差不多,如果不能报销,开不开发票其实无所谓。这样还能降低饭馆的运营成本,消费者不也间接获益吗?”
    事情没这么简单。
    以此次卷入漩涡的奔驰为例,一鹅财经查询相关数据发现,中国大陆是奔驰的最大市场,2019年3月带给奔驰带来61913辆车的销量。假如以月销量61923为基数进行粗略核算,奔驰2019年在中国内地的销量或达743076辆。如果每位消费者都像西安利之星女车主那样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被收取了1.52万元的金融服务费,那么中国内地的奔驰消费者2019年将莫名其妙贡献出112.93亿元人民币。这个钱既不会给到金融机构,也不会给到汽车厂商,完全就是4S店的收入。
    当然以上只是估算,数据不可能准确,但已能窥见这个巨大的灰色收益。这还只是奔驰一家的估算费用,如果放开到全国所有的汽车销售市场、近3万家4S店,光是这项不被告知但必须收取的金融服务费一项,一年便或可破万亿。
    何等惊人!还能与“吃饭不开发票”相提并论吗?
    据一鹅财经观察,除金融服务费之外,购车同时要求强制购买的装饰、车险等,也让消费者非常反感。相比汽车质量问题,经销商乱收费、强制消费已成为目前汽车销售行业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卖车不赚钱,靠金融服务费、保险和装饰往回补,已经成为经销商运营的公开秘密,但这却并不合法。”业内人士分析称:“无论是监管角度的《汽车销售管理办法》还是法律角度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法》,都强调要明码标价、不得加收附加费用。简而言之:没提前告知不行,没有开发票不行,没行业规范不行。”

    但这笔钱绝非不能收。
    虽然大部分金融服务费不合规、不合法,但其存在却有合理性,关键问题在于怎么收。数据显示,在汽车市场中,整车制造和新车销售的利润占比不到30%,约70%的利润来自于汽车金融、售后、二手车等后市场环节。
    据艾瑞咨询预计,2021年中国汽车金融市场规模将达到23217亿元,汽车融资租赁市场规模将达3897亿元。亿欧智库指出,从2008年起,中国汽车金融进入多元化发展阶段,2016年市场规模首次迈过万亿大关,且仍在不断增长。
    风口之中,汽车金融公司如雨后春笋般蓬勃而出。以此次涉事的奔驰为例,公开资料显示,奔驰汽车金融于2005年在北京成立,是25家持牌汽车金融公司之一,目前戴勒姆股份出资52.2%,戴勒姆大中华出资47.8%。主要业务是通过中国境内的授权经销商网络,为奔驰与smart客车以及戴勒姆品牌商用车的经销商及客户,提供金融贷款支持与保险解决方案。
    “金融服务有其特殊性,汽车金融公司属于持牌金融机构,其展业和服务都必须符合监管规定。而目前中国汽车销售处于快速增长阶段,才导致汽车金融、汽车销售环节中的违规违法的行为特别多。”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法与金融研究室副主任尹振涛说。
    但平心而论,发展汽车金融本身没有错,甚至收取一定的金融服务费也没有错。“车贷让挣扎在盈亏边缘的经销商有了额外的利润,让车企扩大了销量,让一些顾客可以买得起更贵的车,提前享受。这是三方多赢的好事。”一名资深汽车销售表示,“就算强行取消了金融服务费,今后还会出现诸如咨询服务费之类的费用。总之,羊毛出在羊身上,4S店不可能做赔本生意。”
问题的关键在于,行业发展迫切需要一种规范化标准。
    在英国买过车的乔治表示,“我买过两次车,一辆是尼桑,另一辆是奔驰。不管是全款还是贷款,都是自愿原则。贷款那次是和尼桑汽车金融签的协议,没有任何金融服务费。”
    事实上,个人贷款是在英国购买汽车最便宜的方式之一,特别是在过去几年里银行利率大幅下滑。经销商也乐于推销自己的汽车金融服务,英国金融行为监管局(FCA)会对其进行严格的监管,所有行为必须透明、合规。

    而在中国,汽车金融却发生了畸变。西安利之星事件不过是冰山一角,折射出经销商与车主之间日益激化的矛盾和强烈的不信任。而这一切,都是所谓的潜规则、暗箱操作等整个行业都心照不宣的不规范行为导致的。
    在资深媒体人高斌看来,贷款购车的消费者付出的并不止汽车金融服务费,“由于发票价格大多严重低于市场正常价格,税务机关在收取车辆购置税时按其定义的最低价格收取,车主往往比发票金额多支出数千元甚至上万元税款。”
    二手车残值则更尴尬。二手车残值根据发票金额评估,发票价格越低,二手车评估价格越低,但实际上消费者购车价格并不低,只是利润被经销商与金融机构通过金融渠道转移走了,却要消费者承担表面上消失的车价部分。“在动辄几万元、十几万元优惠的中高档车上,其折价损失远远超过汽车金融服务费。”业内人士说。
    在一鹅财经看来,推广汽车贷款当然没问题,收取一定的费用也是合理现象,但必须规范化,比如事先沟通、明码标价、服务价值客户认可、有票据不逃税。这才是此次西安利之星事件中应该反省的关键点。汽车经销商应该明白一个道理:无论什么时候都不能损害消费者的知情权和选择权,否则很容易招来强力反击。
    西安利之星的奔驰女车主捅开这层窗户纸看似属于丑闻,但实际上对经销商、消费者、制造商都有利。而国家相关机构,应该着手制定相关收费标准和服务标准,并加大对金融服务的监管力度,让买卖双方有法可依、理性交易。
    作为既得利益者,经销商们应该明白:时代不同了,明码标价、规范服务不仅是法律规定,更是消费者的基本要求。
    而消费者也应该明白:很多时候,低价甚至免费不过是一个美丽的陷阱,而透明、合理、优质的服务自然也有成本。

来源:云企网-华中企业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