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QQ:81620600丨新闻发布QQ:396082688
当前位置: 主页 > 新闻 > 要闻 > 正文

云南祥云:培植“新兴产业”破解山区脱贫难题

华中企业新闻网  2020-05-13 17:41  网站编辑

 “小云南,三年两季荒,半夜挑水钩担响,火把节里栽黄秧。”自古以来,地多田少,山多林少、产业单一,一直困扰着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祥云县经济社会的发展,同时也成为山区脱贫致富的最大难题。 

  为进一步破解山区发展难题,该县以产业转型升级为抓手,用足产业扶贫相关政策,大力培植新兴产业。2019年全县产业覆盖有产业发展条件的建档立卡贫困人口8149户30468人,实现100%全覆盖。 

  引进贡菜 发展有了“新支柱” 

  正月间,踩着午后暖暖的阳光走在东山乡小庄子村的路上,到处可见一道道“绿色的帘子”。勤劳的少数民族妇女,正将青笋用刀横切成条,挂在核桃树间拉起的绳索上——绿色笋干(贡菜)成为寨子里赏心悦目的一道风景。 

  东山彝族乡小庄子村属于祥云县最偏远的山区村,离祥云县城120公里,是祥云县唯一一个傈僳族“直过民族”贫困村。全村有5个自然村5个村民小组,150户601人,共有建档立卡贫困户22户85人。这里山高箐深,交通闭塞,村民居住分散,多年来,都是以玉米、核桃等传统产业为主,产业结构单一,群众收入偏低。 

  为有效解决小庄子村产业发展难题,东山乡党委政府在深入调研后,引入贡菜种植产业。从2017年种植贡菜以来,种植面积从最初的10多亩扩大到了现在的260亩。目前家家户户以种植贡菜为主要增收手段。行走在小庄子村内,那一道道“绿色的帘子”,承载的是全村群众的“致富梦”。 

  小庄子村采取“党支部+合作社+收购商”的方式,通过村党总支牵头,与收购商确定了收购保底价,市场不好时,以保底价30元/公斤收购贡菜,以避免市场波动带来的种植风险,解决了种植户的后顾之忧。 

  在小庄子村的带动下,东山乡结合各村实际和贫困群众的需求,着力打造“一村一品”产业发展品牌,在巩固传统产业的基础上,大力发展贡菜产业。截至目前,东山乡共发展贡菜500亩,加上其他特色产业的发展,带动全乡贫困群众户均增收3000余元,为实现全乡稳定脱贫奠定坚实基础。 

  “每亩最少也能卖6000多元钱,现在我家不仅脱贫了,还住进了小洋房。”小庄子村建档立卡贫困户陈永春言语中尽是满满的幸福。 

  魔芋攻坚 打通发展“新高速” 

  “去年我家种了1.5亩魔芋,净赚了14000多块钱。”祥云县米甸镇插朗哨村碑墓山小组建档立卡贫困户黄中平,尝着去年种植魔芋的甜头后,今年又种起了魔芋。 

  据祥云县园艺站党支部书记、站长李洪坤介绍,魔芋是一种喜阴作物,可林下种植,管护容易,非常适合农户发展,逐渐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新兴产业。2019年,祥云县通过“党支部+挂包帮单位+企业+贫困户”的发展模式,党员带头发展魔芋4176亩,产量9772吨,产值3950.9万元。 

  种植魔芋每亩要投入5000元左右。为了缓解农户培植新兴产业的成本压力,祥云县把魔芋作为脱贫攻坚重点产业予以扶持发展。“采取‘核桃+’‘桑园+’‘果树+’等模式,按照建档立卡户1000元/亩,非建档立卡户500元/亩的种植补助标准予以扶持。”祥云县农业农村局局长何国永介绍。 

  2020年祥云县10个乡镇多点开花,314户种植户,共发展魔芋8523.06亩,其中建档立卡户1537.7亩。据李洪坤介绍,种植一亩魔芋收入可达万元以上,魔芋成了祥云人民增收致富新的增长点。 

  “我家种了4.5亩,按10000元/亩计算,到魔芋成熟的时候,至少也能卖到40000多元钱呢。”陈光华抑制不住内心的欢喜。 

  花开故里 产业风景“两不误” 

  金秋十月,走进祥云县禾甸镇后坝村民小组,随处可见火红的石榴挂满枝头,美丽的万寿菊迎着骄阳绽放金黄的花朵,微风徐徐,带来阵阵花香,着实令人陶醉。 

  “这一片土地原来种植的是桉树,对土地的破坏太严重了,前年我们改种了400亩突尼斯软籽石榴,今年又在里面套种了100亩万寿菊,实现了立体化产业发展模式。”后坝村党支部书记宋成德介绍到。 

  “万寿菊是祥云县今年新引进的一个新兴产业,后坝村采取间套种的方式,不仅提高了土地产值,还美化了乡村环境。”祥云县园艺工作站高级农艺师赵瑞昌介绍,万寿菊全身都是宝,既可观赏,又可食用,还能医治上呼吸道感染,百日咳,支气管炎等病。 

  后坝村立足乡村振兴,采取“党支部+新兴产业+合作社+农户”的产业发展模式,利用“石榴+万寿菊”的间套种方式,不断发挥土地“叠加效应”,增加农民收入。万寿菊平均每亩可采摘花朵3吨,按市场价每公斤0.7元算,每亩产值达2100元左右。 

  万寿菊不仅让群众富起了口袋,还为后坝村增添了一抹靓丽的色彩。后坝村不仅把万寿菊套种于石榴地里,群众还把万寿菊种植在自家的房前屋后用来美化庭院,打造出一个花园式的乡村。 

  冻精改良 贫困群众“牛起来” 

  东山乡妙姑村是典型的山区村,四面高山耸立,地陡水低,一直制约着产业的发展。“以前也搞养殖,但是基本赚不到钱。”妙姑村建档立卡贫困户周荣介绍。 

  为了进一步巩固脱贫成效,助推乡村振兴。东山乡结合市场需求,逐渐走出了一条发展科学养殖产业的路子。 

  近年来,东山乡党委政府牵头,在传统养殖产业的基础上,实施了冻精改良等技术,还组织有养殖意向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到外面去学习技术。 

  通过边学边养,截至目前,东山乡肉牛养殖户达1400多户,存栏达8200多头。2019年,全乡卖了2500头牛左右,均价5000-6000元/头,产值1500万左右。 

  “去年我家卖了20头猪和2头牛,赚了70000多块钱。”周荣笑得合不拢嘴。 

  发展新兴产业,实施特色种养是解决山区贫困户脱贫致富的有效途径。祥云县因地制宜,打造山区产业园,带动广大山区群众共享新兴产业发展“硕果”。据祥云县农业农村局党组书记、局长何国永介绍,2020年祥云县计划安排特色种植业扶持资金916.21018万元,不断增强新兴产业发展力度。 作者:熊强 通讯员 杨丽芳 来源:云南网-大理日报

来源:云企网-华中企业新闻网